斯里兰卡留学 | 佛教在斯里兰卡的历史是什么
佛教在斯里兰卡的历史悠久且深远,其传播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以下是对佛教在斯里兰卡历史的详细概述:
一、佛教的传入
时间:公元前3世纪
人物: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
事件:据历史记载,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到斯里兰卡传播佛教。摩哂陀在斯里兰卡国王天爱帝须的统治下广为弘扬佛教,得到大力提倡,大批贵族和平民接受了佛教信仰,佛教逐渐成为了斯里兰卡的国教。
二、佛教的兴盛与教派分化
兴盛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斯里兰卡建立了许多寺院,其中大寺和无畏山寺成为了重要的佛教中心。大约公元前30年,此前一直作为口头传统传承的《巴利文大藏经》也在斯里兰卡首次进行书面化,标志着佛教在斯里兰卡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
教派分化:在佛教兴盛的同时,斯里兰卡佛教内部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公元前28年,伐多伽摩尼·阿巴耶王为报答摩诃帝沙长老的帮助,在无畏山新建寺庙,作为摩诃帝沙的传教据点,从而形成了无畏山寺派(又名法喜派)。此外,4世纪时还出现了祗多林寺派,亦称南寺派。这些教派在教义和实践上有所不同,但共同推动了斯里兰卡佛教的发展。

三、佛教的衰落与复兴
衰落时期:10世纪以后,斯里兰卡佛教逐渐衰落。由于内忧外患频仍,佛教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连举行正式佛事仪式所需的额定比丘数也难以凑足。
复兴时期:为了复兴佛教,斯里兰卡国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11世纪下半叶,维阇耶巴忽王遣使去缅甸迎请精通三藏的持戒高僧来斯里兰卡重建上座部佛教。此后,其他派别逐渐销声匿迹,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复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斯里兰卡掀起了佛教改革和复兴运动。美国的奥尔考特少校和俄国的勃拉瓦斯基夫人在科伦坡建立了神智学会,推动佛教的复兴。同时,斯里兰卡政府也积极支持佛教的发展,建立了具有世俗性质的各种佛教社团,创办佛教大学,编辑出版《佛教百科全书》等。
四、佛教对斯里兰卡的影响
社会影响:佛教在斯里兰卡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国有大量的佛教寺庙和僧侣,佛教教义深入人心,对斯里兰卡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影响:佛教文化也是斯里兰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斯里兰卡的传统艺术、建筑、文学等领域都深受佛教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综上所述,佛教在斯里兰卡的历史是一部兴衰交替、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传入到兴盛时期的教派分化,再到衰落与复兴的曲折历程,佛教在斯里兰卡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对该国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